彻底报告博物馆明治村!让我们愉快地学习明治和大正的建筑吧!
目录
这里成为晨间剧《花子与安妮》的拍摄地
“北里研究所本馆/医疗楼”

北里研究所是日本细菌学的先驱者北里柴三郎博士设立的传染病研究所。创建当时的平面方案是L字型的,但是一部分移建到了明治村。模仿博士自己学习的研究所,以德国的巴洛克风格为基调。在晨剧《花子和安》中,女主角入学的女子学校的设定中使用了外观。

从正面楼梯进去就是中央楼梯。装饰架也是当时的东西。装饰架的上部雕刻着北里博士发现的“破伤风菌”和用和平的象征月桂树装饰的北里研究所的标志。

为了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观察显微镜,各楼层都将研究室配置在光线变化少的北侧,走廊通到南侧。


内部有关于北里研究所的研究的展览。北里博士在东大学习医学后留学德国研究细菌学,通过培养破伤风菌、破伤风的血清疗法被学术界认可。
[北里研究所本馆/医疗楼]
原所在地:东京都港区白金
建造时间:1915年(大正4年)
有一种纯西式建筑所没有的情趣
「东山梨县政府」

1885年 (1885年) ,作为山梨县政府机关在山梨县东山梨郡日下部村 (现在的山梨县山梨市) 建造的建筑物。1907年迁移到了明治村,是明治村最早的迁移建筑物之一,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
当时的山梨县令・藤村紫朗氏是开明的人物,在当地建造了很多西式建筑。人们称他们为“藤村式”,东山梨县政府就是一个例子。在正面一侧环绕阳台,由中央大楼和左右翼屋构成的形式是当时官厅建筑的特征。


虽然是由当地的工匠手工建造的,但是在木条瓦葺的外形上运用传统技法施加了各种各样的西式的设计。


将阳台的天花板做成网状也是这个时期的西式建筑中常见的特征。

天花板照明底座的灰泥工艺是传统的花鸟风月的主题。
[东山梨县政府]
旧址:山梨县山梨市日下部町
建造年份:1885年(明治18年)
国内钢结构建筑的早期实例
《铁道局新桥工厂和明治天皇、昭宪皇后的御车》

这是1889年 (1889年) 建造的“铁路局新桥工厂”。由日本制造的铸铁柱、小屋组铁桁架、铁制下见板、窗框等组装而成的建筑物,是国产铁制建筑物的初期实例。仿照在此之前用进口材料建造的工厂建筑物,采用了英寸堡。

“昭宪皇太后御料车 (5号御料车) ”是天皇、皇后、皇太后、皇太子的专用车辆。


5号御料车是作为最初的皇后用御料车制作的全长16米多,总重量约22吨的木制车辆。在车内,描绘了帝室技艺员桥本雅邦氏、川端玉章氏描绘的天花板画。除此之外,还有装饰着昭宪皇太后的娘家一条家的家徽藤布的椅子和椅子等华丽的内部装饰。
【铁道局新桥工厂和明治天皇及昭宪皇后的座驾】
原所在地:东京都品川区大井町
建造年份:1889年(明治22年)
为西乡隆森的弟弟西乡典道招待客人的西式建筑
「西乡恒堂之家」

木造总二层建筑铜板屋顶的这个西式建筑,是明治10年代初西乡隆盛的弟弟西乡从道在东京上目黑的自宅内为了接待客人而建造的。被认为是当时在日本的法国建筑师Reescus先生的设计。

建筑物的特征不仅仅是半圆形突出的阳台、上下层的扶手等设计性的高度。为了提高抗震性,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不在屋顶上使用重的瓦,而是用轻的铜板,或者在墙的下方用砖代替铅坠来防止建筑物的上浮。莱斯卡斯先生总结了关于日本建筑的抗震性的论文,寄给了本国的学会杂志。



家具,室内装饰,扶手,门配件,旋转楼梯等内部装饰部件几乎都是舶来品。在“西乡从道邸”,周六和周日有建筑物指南,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参加。
[西乡根堂之家]
原所在地:东京都目黑区上目黑
建造年份:1877年(明治10年)
以中世纪欧洲罗马式风格为基础
「圣约翰教堂」

圣约翰教堂建于1907年 (1907年) ,位于京都河原町,是新教的一派日本圣公会的京都五条教堂。二楼是会堂,一楼是周日学校和幼儿园。以中世纪欧洲的罗马风格为基调,细节部分采用哥特式设计的外观极具特色。

构造是1楼是砖造,2楼是木造灰泥墙构成的。在建筑物的细节中随处可见哥特式的尖顶拱门,特别是在正面入口,砖石砌成的漂亮拱门从砖石砌成的棱柱中间夹着柱头装饰。


会堂内部的阁楼上铺着传统日本建筑中常见的化妆空地的竹帘。据说是配合京都的气候使用的。竹帘反射来自窗户的光,增加了开放感。

[圣约翰教堂]
原所在地:京都市下京区河原町通五条
建造年份:1907年(明治40年)
从这里开始,我将简要介绍1到3丁目的建筑物。










